歡迎光臨香港商學院官方網站
新聞政策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聞政策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教育的世界胸怀
发布日期:2018年02月01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教育,传承人类文明,开启全球联通密码,开创未来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大局中,寻找新定位、展现新作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发挥教育独特功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7月1日,从全球31个国家300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110名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首届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后毕业了。
  一年前,苏世民书院开学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青年应该通过教育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共同开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
  放眼全球未来发展,这也是向各国青年提出的共同愿景。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特色、新风格、新气派。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教育交流为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在国家外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倡导“推动教育合作”“发挥智库作用”。
  呼应国家外交的新思路、新布局,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教育规划、行动战略纷纷出台。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教育对外开放在创新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责任和特殊使命:“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倡议沿线各国建立教育共同体,“通过教育合作交流,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沿线各国人民生活福祉,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通过教育合作交流,扩大人文往来,筑牢地区和平基础,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人类文明互学互鉴,教育是起点,也是落点。教育合作交流,不断为推进民心相通提供智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立并完善了中俄、中美、中欧、中英、中法、中国—印尼、中国—南非、中德等八大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
  2017年7月,金砖国家教育部长共同签署的《北京教育宣言》提出,继续支持“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成员开展教育、科研和创新领域的合作,增进金砖国家青年一代的文化沟通和交流等。金砖五国的教育合作由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扩展,由教育向联合科研、信息分享、人文交流拓展。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宽广的国际视野面向世界谋划教育格局。中国教育敞开胸怀,不断推动全球教育深度合作、互学互鉴,携手各国促进世界教育共同发展。
  用教育传播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开放自信的中国
  近日,柬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柬埔寨出版。这部译著的校译者之一,是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院长谢莫尼勒,他也是柬埔寨参议院副部级的顾问。
  在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谢莫尼勒既是院长又是学生。如今,他可以毫无障碍地用中文交流。此外,他还关注中柬友好的历史研究,先后主持出版了《孔子——无冕之王》柬文版、《中国灯笼》中柬文版、《千年友好:中柬交流史话》中柬文版和《诺罗敦·西哈努克时代的中柬关系》中柬文版等书籍。
  今天,在世界各大洲的孔子学院内,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学生们,以不同的方式感受着、讲述着、传播着中国故事。“在我的家乡,会说汉语已成为学生们炫耀的法宝。”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莉莉娅用“发烧”一词来形容汉语在俄罗斯的受欢迎程度。
  虽肤色不同,但他们有共同的喜好——汉语、长城、巨龙、纸扇、武术等关于中国文化的一切;虽语言各异,但他们有相同的习惯——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现代中国。截至目前,512所孔子学院和1074个孔子课堂遍布全球140个国家,各类学员210万人。
  来华留学生们,则因为留学中国的经历,有了独特的人生梦想。“我想当一名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专家,把两国的经济联系起来,在两国的经济领域作出优异成绩。”这是四川大学印度来华留学博士生木克士心中的梦。
  一个国家强劲的经济实力,可以成为世界的发展引擎;一个国家先进的教育力量,则将引导着全球青年学子的成长方向。中国教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青年。
  如今,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家,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人。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华学习教育、理科、工科、农学等专业。
  留学生,是国与国之间“天然”的文化使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留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讲述着他们眼中的中国故事。
  “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内引外联、牵线搭桥,当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寄语广大留学人员。
  2016年5月,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哈佛大学生物系博士生何江的演讲,生动展示出当今中国留学生的自信与博爱,代表着中国年轻一代对于全球未来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较2012年增长36.26%;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较2012年增长58.48%,国家公派留学生共10.7万余人。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紧缺人才与战略后备人才,正在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主力军。
  自信地向世界张开双臂,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的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自信地、智慧地汲取国外教育经验,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这已经是中国教育的共识。
  扎根中国大地,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汲取海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先进的课程体系,从而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2016年,我国建成一批示范性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先后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这意味着,中国教育现代化与世界实现了深度融合,彰显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中国学历学位,越来越受到国际认可。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国际课程与教育项目被引入中国,给中国教育界带来新思想、新理念、新视野。
  近百年来,中国一直延续着通过出国留学、吸引留学人员学成回国这一巧妙的“借智”方法,推进现代化。至今,这一借鉴方式仍在深入。
  “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百年庆祝大会上向全球的中国学子发出邀请,“欢迎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
  随着“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实施,中国留学生纷纷“回家”,为国家建设、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支持高校聘任具有海外工作或学习经历的高层次人才1094人。目前,我国70%以上的高水平大学校长、80%以上的两院院士、90%以上的长江学者入选者,都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教育,向世界张开了宽广、自信的双臂……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升中国教育品牌吸引力
  《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治理水平,“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中国高校、政府、学者和专家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新的背景下推进教育开放工作,需要我们创造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搭建新的工作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搭建教育、青年、旅游、影视剧创作等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不断创新载体,提升人文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中国在原有双边合作援助的基础上,还先后形成了多边的“中国—东盟教育周”“中国—阿拉伯大学校长论坛”“中国—非洲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国—拉美教育交流平台”“金砖国家大学联盟”等一批教育合作与对外援助平台。
  这些体制机制的创新,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并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抓手。
  “规范管理”,教育对外开放的一个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立健全教育对外合作法律法规体系,为教育对外开放保驾护航。《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修订完成,均涉及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国际学校管理等内容。
  近期出台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进行部署,《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则专门针对“一带一路”倡议规划教育开放战略,《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点解决了学术出访受限问题。《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今年起正式实施,旨在进一步规范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行为。
  为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教育的“放管服”改革正大力推行。据有关统计,5年来取消和下放的教育行政审批事项中,涉及教育对外开放的事项包括中外合作办学、高等学校赴境外设立教育机构、孔子学院(课堂)设置、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等相关事宜。
  同时,中国教育也在积极打造自己的品牌,向世界提供教育服务,贡献中国教育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在马来西亚,厦门大学建立了中国大学第一所海外分校区,中国高等教育开启了迈出国门的第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4个机构和98个办学项目。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约旦、埃及等10多个国家向我国发出境外办学申请。
  世界在感受中国高等教育魅力的同时,也在领略中国基础教育的风采:近年来,英国先后两批各派70余位数学教育专家和教师来华学习,并邀请130余位上海数学教师赴英国开展示范教学活动,引进中国的数学教材;在美国,麦迪逊市首次投入200万美元建立“安吉游戏”在美国的第一所试点幼儿园……
  东方欲晓,崛起的中国正在改变世界格局,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一个大国的责任。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中国宣布设立首期5亿元人民币金砖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交流计划;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项目准备基金出资400万美元;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项目下提供5亿美元援助;在未来一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4万个来华培训名额。
  中国教育正史无前例地向世界敞开胸襟,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世界美好未来,贡献着独特的力量。(本报记者 张东 黄金鲁克)
关闭